立夏后,我在接诊中发现乏力、体倦的患者明显增多,占30%以上,很多人以为自己是感冒了,大都兼有脾胃不和,纳呆胸闷,其实这与时令节气有关,在春夏交替之际,天气骤然转热,人体阳气外越,体内顿觉空虚,实是气阴不足的表现,治宜益气养阴。
一般来说夏季应防暑、消暑,看到大太阳唯恐避之不及,一心想着要躲到阴凉处或有空调的地方,但中医认为,夏季必须要养阳。因为春季是阳气生发之际,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在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候要顺时而为,宜于养阳,也易于养阳;再者,春夏季节,人们活动增加,出汗增多,人体阳气趋于体表而虚于体内,而人们又有食冷贪凉的习性,阳气易于消耗,养阳是必须的。
夏季养阳的重要方法是艾灸,艾是自然界阳气最足的植物,可以用温和灸,灸关元、中脘、脾俞、肾俞、命门、大椎、至阳、足三里、三阴交。
在饮食上,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健助脾运的食品,如牛奶、西瓜、黄瓜、冬瓜、玉米、绿豆、小麦、豌豆等;适当食味苦之物如苦瓜、百合、菊花、苦丁茶等有解热除烦、抗菌消炎、增进食欲之品,但过多则会损伤脾胃。苦菜杏仁是一道不错的菜。多食酸味、咸味食物,如杨梅、草莓、西红柿、海带等。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且有助于增强食欲;咸味食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
饮品可选用绿豆汤、酸梅汤、金银花茶、菊花茶之类,饮品以温为佳,不宜过热,更不宜冰镇冷饮,温食以助阳气。夏季食稀粥,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医科 刘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