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于自身美的追求催生了火爆的美妆市场,名目繁多的美妆产品、层出不穷的护肤概念,让人眼花缭乱。科技日报今起推出“美妆避坑指南”栏目,不吹不黑,科学分析美妆概念、戳穿营销噱头,帮你绕过“脸上的那些坑”。
“厨房食用级”“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对肌肤同样有益”“你可以把我们的万用油加进你的早餐沙冰里食用”“100%天然无合成的润肤霜”……关于护肤,总有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冒出来,如今,“可食用”俨然已成为最热门的概念。与其他化妆品相比,“可食用”级护肤品标榜产品成分的天然性及安全性,强调其成分甚至达到可食用级别。而在这些“能吃”的护肤品中,除了各个品牌推出的主打产品,还有不少网友的DIY“心得”,猕猴桃酸奶面膜、番茄祛痘面膜、果醋绿豆紧缩毛孔水……那么这些“能吃”的护肤品真的更好吗?
“可食用”级化妆品吃不得
“化妆品与食品属于不同行业,二者使用部位不同,吸收成分不同,所用原料及产品指标要求、禁限用要求,所执行的规范、检验标准均不一样。”天津强微特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总监、天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王培培介绍,化妆品原料参考国家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共8783种,食品添加剂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共2370种。
王培培介绍,以酒精为例,食用酒精执行标准为GB10343-2008,其中普通级酒精的甲醇指标为 “≤150毫克/升”,允许极少量甲醇存在;而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中,甲醇属于禁用成分。再比如对于微生物的要求,食品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GB4789等,共需检测42项,化妆品则遵循《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检测细菌类微生物细菌总数,如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二者要求完全不同,并不是食品级产品用在护肤方面就更安全。
“商家新推出的‘可食用’级化妆品概念,实际上是为了宣传效果而使用的市场语言。”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主任科员牛东斌表示,从现有的标准以及规范来说,化妆品是不可以食用的,亦不存在“可食用”级化妆品这个概念。
直接涂抹食物有效成分难吸收
“很多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的确可以起到护肤的作用。”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浩介绍,比如多糖类的燕麦有很好的保湿功效,含有茶多酚的绿茶类、人参中的人参皂苷有不错的抗氧化功效,含有甾体皂苷等物质的龙舌兰有很好的抗炎保湿功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将食材成分直接和其他化妆品混合到一起。”牛东斌提醒,因为化妆品中含有防腐剂成分,添加食用成分后会破坏化妆品中的防腐剂体系,可导致产品发生变质、发霉、油水分层等现象。
“其实直接涂抹食物成分,皮肤很难吸收。食物里的成分很多都是大分子,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层中间有一层非常可靠的基底膜,它把表皮层和真皮层隔成两个世界,很难实现透皮吸收,因此有护肤功效的物质难以大量到达真皮层;此外还有一些成分在空气中不是很稳定,直接涂抹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会有因微生物超标等而形成的刺激因素存在。”王浩举例说,维生素C性质不稳定很容易氧化,所以正规化妆品里使用的一般都是维生素C稳定形态的衍生物,且浓度、刺激度都有调节。直接涂维生素胶囊或者直接把柠檬汁挤入面膜里,不仅达不到护肤效果,而且柠檬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容易出现脸干、发红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会皮肤过敏。
“但如果是涂抹含有这些成分提取物的化妆品,其护肤效果肯定好于食用效果。”王浩解释说,虽然吃和涂抹的护肤机制是一样的,但是吃下去的食物都需要先经过消化道内各种消化酶的化学消化作用,且还需要经过其他器官的代谢,最终能作用到皮肤的有效成分比较少。只有吃下一定量的食物成分,才能达到和涂抹同等的效果,但这往往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吃维生素C来美白,如果吃过量,很容易引起腹泻、胃酸反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