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流感季去医院别忘戴口罩

发布时间:2021-05-23   来源:网络整理    
字号:



 目前,北京地区已进入流感流行高峰期,随着感冒、发烧患者的增多,本市各大医院的呼吸科、儿科几乎人满为患。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医院里不少患者及陪同家属并没有戴口罩的习惯,还有家长注意给孩子戴口罩自己却不戴。殊不知,此举已让预防流感病毒的第一道防线严重失守。昨天,市卫健委公布了“关于做好流感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门急诊应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与快速手消毒液售卖服务,方便就诊患者获取。

 

  误区:大量患者就诊不戴口罩

 

  连日来,记者在本市多家医院探访发现,今冬这波流感来势汹汹,医院已成了交叉感染的重灾区。可医院里仍有大量患者、陪同就诊的家属以及探视者没有戴口罩。

 

  在北京友谊医院,儿科日门急诊量最高峰时已超过千人,尤其是一些夜里看急诊的家长和患儿,最多时甚至要等六七个小时。

 

  在候诊大厅,一个老人抱着3岁的男童坐在诊室外的座椅上,孩子头上贴着退热贴,大人、孩子都没戴口罩。“口罩我们准备了,孩子不爱戴,一戴就哭闹。”老人无奈地摇摇头,“我戴一会儿也得摘,这胸口实在是憋闷,喘气儿费劲……”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急诊大厅和住院楼里,戴口罩的患者比例非常低。医院工作人员粗略统计一下,不到3成。事实上,在医院发热门诊和门诊大厅外都有口罩售卖机,但少人问津。“最近医院里流感重症比例明显比去年多了,但大众的防控意识仍很薄弱。”医生说。

 

  专家:医用外科口罩足够防流感

 

  “在流感高发季,医院是各科患者的聚集地,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人们外出去公共场所时戴口罩,看似简单,其实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控感办公室副主任匡季秋说,流感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就是说,流感病毒并非自己悬浮在空气中,而是通过飞沫这个载体进入人体上呼吸道。戴口罩的目的是对人体上呼吸道进行保护,其对飞沫有过滤效果,能阻断流感病毒的传播。一般来说,飞沫主要是近距离传播,人与人在1米以内面对面说话,就有传播流感病毒的风险。

 

  说到戴口罩,匡季秋表示,人们普遍认为戴N95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而实际上,与PM2.5不同,飞沫核的直径一般大于5微米,因此在应对流感时,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戴N95那么高级别的过滤口罩。相反,人们就诊时如果戴了N95口罩,往往会出现呼吸不畅、憋闷等感觉,从而导致不能长时间佩戴;另外还有人一个口罩反复使用,这反而更容易造成病毒感染。

 

  “我们建议公众一天更换两次口罩,千万别反复使用。”匡季秋称,戴口罩时一定要把鼻子、嘴和下巴都遮住,确保口罩和整个脸部贴合,这样才能发挥口罩的过滤作用。

 

  匡季秋特别提醒家中已有流感患者或疑似感染的患者,不要带病坚持工作和上学,要居家隔离。感染者前往公共场所时应该佩戴口罩,减少传染别人的概率。另外,在流感流行季要尽量减少到医院探望患者。

 

  市卫健委:门急诊要提供口罩售卖

 

  在市卫生健康委昨天发布的流感防控通知中,明确要求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医疗机构要引导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到发热门诊或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并进行流感筛查。在门急诊、病区醒目位置向患者和陪同人员宣传流感防控知识,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指导,引导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及陪同人员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提升自我防护意识。门急诊(包括发热门诊)应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与快速手消毒液售卖服务,方便就诊患者获取。

 

  同时,住院患者若出现流感疑似症状,应及时进行流感筛查,必要时请感染性疾病科会诊,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严格探视和陪住管理,避免因探视或陪住人员感染流感或携带流感病毒导致患者感染。流感患者体温自行恢复正常超过24小时,或流感抗原或核酸检测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另外,除医务人员以外,在医院的医学生、实习医生、进修生、工勤人员、保洁人员和护工等所有存在流感职业暴露风险的人员均应在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疑似流感或确诊的医务人员,应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避免带病坚持工作。(记者 刘欢)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