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新冠疫苗和病毒变异株的消息频出。
当地时间1月25日,美国制药公司默克宣布停止新冠疫苗研发。其在研的两款疫苗于早期临床试验显示,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效果。默克的合作伙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随后也宣布停止相关研发。
同一天,美国生物科技公司莫德纳声明称,预计100µg剂量、两剂方案接种新冠疫苗mRNA-1273,可预防迄今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包括变异株B.1.1.7和B.1.351等。
《科学》杂志指出,科学界密切关注的新冠变异株主要有3种,分别是B.1.1.7(首现英国)、B.1.351(首现南非)和P.1(也称B.1.1.248,首现巴西)。有研究显示,这3种变异株的传播力较此前毒株更强,至少在6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检出。2021年1月,中国广东、上海和北京等地亦报告、检出相关变异株。但没有证据显示,它们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
根据莫德纳声明,针对变异株B.1.1.7,新冠疫苗mRNA-1273能诱发抗体反应,保护效力与此前毒株几乎持平。针对变异株B.1.351,其诱发抗体水平是之前的1/6,但仍高于预计具有保护性作用的水平。
莫德纳还表示,已启动两项临床策略。第一,将测试新冠疫苗mRNA-1273的加强剂量,以测试能否提升对变异株的中和效应。第二,启动开发针对变异株B.1.351的新冠疫苗临床前和Ⅰ期临床研究。该全新疫苗暂名为mRNA-1273.351。
“这个消息足以宽慰民众和科学界。它正是我希望看到的。”美国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员特雷弗•贝德福德(Trevor Bedford)告诉《科学》杂志,或许到2021年秋,现有疫苗仍具有足够的保护效力,但需要提前考虑变异株对疫情防控的影响,这关乎疫苗的迭代、分配等问题。
倍受关注的3个变异株
变异是病毒为适应环境而主动求变的一种生存方式。前述3个变异株被指“需要警惕”,原因之一是它们都出现N501Y突变,是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的位点变异。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从而入侵人体。实验室研究显示,N501Y突变能增加新冠病毒与ACE2的结合力,增强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能力,从而加快病毒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WHO)依据英国短期确诊人数激增,估算过变异株B.1.1.7的传播力,称其传播性增加40%-70%,基本传染数(R0)比原先毒株(R0=1.1)高出0.4-0.6。排除管控措施等因素后,英国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数学模型显示,变异株B.1.1.7的传播性约增加56%。
1月22日,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爵士(Patrick Vallance)公开表示,英国每1000名60岁以上男性新冠确诊者中,原始新冠毒株可能导致其中10人死亡,B.1.1.7能导致13或14人死亡,死亡率提高30%。但他称,这仅是“初步”数据,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有待进一步精确处理。
更多担忧集中于变异株B.1.351和P.1。其传播特性和致死率尚不明确,但基因分析显示,它们还存在E484K和K417N突变。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专门研究病毒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家杰森·麦克勒兰(Jason McLellan)指出,这两个突变可能协同N501Y突变,使后者更易与人体细胞结合。
此外,E484K突变位于受体结合域的结合序列中。在实验室环境下,这或与病毒逃脱中和抗体的能力相关。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生物信息学家Tulio de Oliveira领导研究发现,因这一突变,变异株B.1.351或能逃避3种单克隆药物。康复期患者血清中的中和抗体对该变异株的效应,亦出现下降,平均降幅达8倍。
南非研究人员在预印版平台发表其研究,称这或预示变异株B.1.351很可能致“二次感染”。巴西已证实至少1例由变异株P.1引起的二次感染病例。同时,基于S蛋白研发的新冠疫苗或因之出现“效力降低”。
这一推论得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洛克菲勒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联合研究佐证。科学家分析了两款mRNA新冠疫苗对“假病毒模型”的中和效果。结果显示,与没有突变的毒株相比,志愿者血清对变异株的中和活性显著下降。
现有疫苗仍具有保护效力
“上述都是生物信息学或计算生物学的推测结果,和真实世界未必完全一样。同时,针对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水平下降的实验室结果,并不意味着疫苗完全失效。”知名病毒学专家、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金冬雁教授告诉“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