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作为一种生命现象,在正常人群中,大致分为八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个人的体质千差万别,不同体质有着不同的偏好。只有明白自己体质的特点,才可以对症下药,形成自己有效的一套养颜方案。找对属于自己体质的养生法,开始你的美丽之旅吧。一起来看看不同体质的辨别方法及其养颜方吧。
【气虚质】
体质表现:如果一个人的表现符合如下特征中的三项,基本就可以判定这个人为气虚体质:说话没劲,经常疲乏无力;体温偏低,一般都在36.5℃以下;剧烈运动过后,浑身提不起劲儿,所以也就不是那么爱好运动与锻炼。
经常出虚汗,夜晚容易盗汗,呼吸比较短促;性格趋于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子较小;比较安分守己,少有侵占的意图;抵抗力比较差,容易感冒,感染病原体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
1、补气健脾
气虚体质的调养关键一点在于“补气”,如何补气?要补气,先健脾。多吃黄豆、扁豆等豆类食物(豆类食物一定要煮熟,以防中毒),然后稍微多吃一些肉食,鸡肉、牛肉、泥鳅轮换,香菇、桂圆、大枣、蜂蜜、榴莲等温热补血气的食物可以当作点心吃。
耗气的食物则要少吃,什么是耗气的食物呢?肉质不紧实,吃到肚子里面容易放屁或者咕咕叫的食物,譬如生萝卜、生红薯、空心菜、槟榔等。
2、加强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气虚体质更加要重视运动了,因为自己本身气血比较弱,体温偏低,少有运动的激情与欲望,所以,气虚体质者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运动可以燃烧脂肪,提升体温,让自己的气血可以更舒畅地流动。
气虚体质不适宜做那些大负荷的运动,运动之初尽量避免团队运动,譬如打篮球踢足球什么的,对于气虚体质的人来说,太劳心劳力了,一不小心被哪个虎虎生威的队友撞一下,可能半天缓不过神来,所以应该选择比较缓和的运动,慢跑、散步、做做广播体操都不错,有雅兴的还可以练练太极拳。
3、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号称中医保健的“万能穴”,中医里面讲到,针灸或按摩足三里穴具有通经活络、调理脾胃、祛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效,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还可以调节胃肠的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冬天里由于手脚血液循环不良而常出现手脚冰凉症状的朋友,上班等车时,或者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按压足三里部位,长期坚持,一定可以通过经络调节,使手指和脚趾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进而使手脚变得暖和起来。
【阳虚质】
阳虚特征和寒性体质接近,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怕冷”是阳虚体质人最常见的特征。
1、“水养”润肤
进入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皮脂腺的分泌相应减少,油脂也更容易挥发,皮肤血流循环不佳,趋向干性,随之出现紧绷感,容易出现局部皲裂的现象。加上空气干燥,皮肤易脱水,极易粗糙老化,使皱纹增加或明显加深,皮肤的弹性会减退,整个人看上去多了几分憔悴和苍老。
有什么办法让肌肤重新变得白嫩滋润呢?唯有“水养”最好。饮水冬能给机体内部补充水分。一定的饮水量不仅有益健康,而且能使皮肤获得充足的水分。成人每天需水8 杯左右,活动量大的人需水10 杯~12 杯。
特别是晨起第一杯水,既有效地清理了胃肠道,促进了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又补充了一夜消耗的水分,使皮肤鲜亮光泽。冬季还可吃一些汤剂,比如羊肉汤、牛肉汤。
2、多吃五谷豆类食物补元气
冬季的重点是补肾,补元气,元气药品是补不了的,只有五谷、豆类食品可以补元气。多煮几次腊八粥喝,五谷、五豆俱全,入肾补精气,可以冬季养好肾阴。冬季多吃一些黑色食品,比如:黑豆、黑芝麻、黑米,这些黑色食品都进肾经,滋补元气。
3、精神调养
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4、按摩气海穴
“气海穴”,即道家所称的丹田部分,为全身的重心,本能的中枢。它位于脐下1 寸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