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这个西北边陲小镇,有着塞上江南的美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同样养育了一群充满热情的企业家,郝向峰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百瑞源集团董事长,农民出身,大学毕业。当时,宁夏的枸杞恶性竞争,产品烂大街卖不上价,整个行业濒临崩溃,农民挖树毁园成风,一片狼藉。
郝向峰扎入这个行业后,从0开始,在荒漠中包下一片土地,大风吹来尘土飞扬,他就自己植树造林;这里没有电,他就从几十公里外拉来了电;没有水,他就在山上修了几万方的水库,把几十公里的黄河水引到山头……终于将荒漠开垦成绿洲,结出了红果。
为了这份事业,郝向峰坚持了16年,最困难的时候,房子抵押了,车也卖了,每日借酒消愁,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就像本·霍洛维茨所说:“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回忆起16年心酸历程,郝向峰无怨无悔,他说,一个企业成不成功,最关键要看能否带动整个行业进步。把这16年概括起来,无非两个字——专注。专注,值得每一个立志成事的人,认真思考。
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但直到1989年,这股风才从深圳吹到大西北来。那时候,大学生接受新东西很快,有的学生在校园里租上一间教室开书店卖书,还有的租上一间屋子,弄2个台球桌,支上案子打台球……
我1990年大学毕业,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正好赶上了下海经商的浪潮,被分配在学校里,去创办商业实体,搞经营。
客观地讲,那个时候很多工作都是在浪费时间,一天天地基本上就是迎来送往,从中午喝酒,甚至能喝到晚上。干什么事都得喝酒,不喝酒什么事都干不了,就是拉关系。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干点什么。到了1996年,我就给自己断了后路,下海去经商。
下海之后,我就做大米、小麦等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贸易,这块我比较熟悉。但是粮食原料基本都在国家粮库里,粮库都有自己的粮油公司,我从农民手里收粮,一来成本高,二来手里也没那么多钱。几年下来,我一直在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直到1999年的一天,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我。
有一天,我路过一片挂满红果的枸杞园,看到一位带着草帽的老人正在挖枸杞树。好好的枸杞树,被一棵棵地刨掉。我当时很不解,就走过去询问。老人长叹一口气说:种了几十年的枸杞了,没想到这几年枸杞越来越不值钱了,只能挖了改种其他作物。我一边帮老人挖树,一边和老人聊天。烈日下,我累的满头大汗,老人就把他自己的草帽戴在我头上,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年轻人,你受不了这个苦,枸杞本来是个好东西,但为了生计,我也是迫不得已啊!“为了生计,我也是迫不得已啊……”这句话一直回荡在我耳边,给我触动很大。
带着这种困惑,我开始走街串巷了解枸杞的市场行情。慢慢明白老人为什么无奈挖枸杞树。一是由于人们养生保健意识不强,市场不成熟;二是农民质量意识差,枸杞质量标准低。所以市场就越来越低迷,枸杞便宜如牛毛,农民种枸杞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赔钱,“致富果”一度沦为“伤心果”,挖树毁园之风席卷宁夏。
我是农民出身,看到这一切,我不甘心。心里想,自己是学习农业的,该怎么才能为农民做点事?2003年,我就开始办公司,征地、建厂房、买设备,简单一折腾,就把几年积攒的积蓄全部花完了。而这才是刚刚起步而已,没了流动资金,我就只好把厂房抵押给银行,凑点贷款,来补充流动资金。当时市场上的枸杞,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地摊货。塑料袋、小纸盒,称斤叫卖,一斤枸杞卖十几元钱。完全是一无品质、二无品牌、三无品位的“三无产品”。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我就想,一分钱一分货,“好枸杞”就能上“好价格”。于是就去注册自己的品牌,采购最好的原料,找设计公司设计包装。这个牌子后来起名叫——“百瑞源”。当时我踌躇满志,势在必得。
然而成功哪有那么简单……百瑞源枸杞问世之后,去哪里卖成了最大问题。我们一无品牌知名度,二无销售渠道,三无营销经验。要把产品卖出个好价钱,难上加难。没办法,我只能带着销售员,大街小巷找枸杞特产店。找了好几家店,老板胃口都很大,一开口就是折扣低,要求售后结算。我又好不容易托人情,把产品弄进了大卖场,却被陈列在最不好的位置。商场负责人跟我说:“新品牌,能进来就不错了。”就这样,总算把产品投放到市场了。而这,只是“苦日子”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