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品进入市场以来,就面临了没完没了的费用和扣点,越来越多的欠账,导致我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当时觉得自己已经喘不过气了,苦不堪言,我就经常借酒消愁,酒醒后又彻夜难眠。朋友见了我说,你这两年,看着老了10岁啊。沉淀了两年多,我才悟出一个道理:市场不是仅仅靠一腔孤勇,就可以改变的。
随着欠款越来越多、销量越来越少,公司已经难以维持生计,员工都纷纷辞职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时都会落下来……生死关头,人往往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我发现,这两年来宁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最爱买的就是枸杞。如果能搭上旅游经济的快车,让枸杞的历史文化与产品展销结合起来,也许还能有一线生机。银川有个专门接待游客的购物中心,我就想办法把产品打入,也同样不受重视,被压在最下面。一个业务员告诉我说:“明天就是我们老板生日了,你出面把老板请上做客,产品将来也能放个好位置,卖的好点。”我就去邀请他们老板,结果我也请不动,人家不来。一气之下,我说,命运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咱们想办法自己建枸杞展馆。
我开始查阅资料,找人设计,算下来至少需要投资80万。其实这时候,公司已经穷困潦倒了,根本就没钱!我跟家人商议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背水一战。家人理解我,同意我把房子抵押贷款,建设宁夏枸杞展馆。房子抵押50万,连拼带凑80万,甚至施工时还不得已有一些欠款……最终用了3个月时间,把厂区一个1200平方米旧车间,装修改造成了展馆。2008年6月份,旅游旺季,展馆迎来了开业。
这事就是押宝,没有任何把握。我当时焦虑的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凌晨四五点就醒来。身体又瘦了很多。正当我以为山穷水尽的时候,人生出现了意外的惊喜。开业后,游客源源不断,一开始每天销售10万元,到了2009年时,平均每天能销售30万,高峰时候日销50万元。宁夏枸杞馆的建设,让我起死回生。
有一次,自治区领导来调研宁夏枸杞馆,看完后他跟我说:“郝总,你看人家冬虫夏草,现在卖的比黄金还贵。云南的普洱,也卖出了价格。宁夏枸杞有名,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朋友,只要来宁夏我们就送人一包枸杞。但现在宁夏枸杞拿不出手啊,要品质没品质,要包装没包装,要品牌没品牌,你们要在这上面好好做文章……”听完这句话,我开始思考改进方法。
枸杞到了南方很难存储,温度高、湿度大,打开不久就氧化了。我看到人家铁观音都是一小袋一小袋,就学习他们的包装,用抽真空的方式,把枸杞也做成小袋。这样就解决了3个问题:1、方便存储的问题;2、科学用量的问题;3、品味档次的问题。但今天是个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加工好一粒枸杞虽然不容易,而这仅仅是完成了基础工作,如何把枸杞卖好,可谓难上加难。
在我业务刚有起色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公司未来的模式是什么?肯定不能靠着银川大街小巷的特产店。2008年时候,我还做出一个另行业很不解、更看不上的决定:为枸杞专门开了线下专卖店——百瑞源枸杞养生馆,后来改名为百瑞源枸杞专卖店。枸杞界的“老手”,觉得我很外行,因为单靠枸杞销售,根本带不起一个门头店面。我不在意外界的评价,我的目标是建立标准化营销体系,将来要走出宁夏,走向全国。
接下来的几年里,因为我们的齐心协力,专卖店发展的很快,也进驻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多家了。很多当时不看好的人,也开始模仿这一模式。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你做了先行军,立马就有企业效仿,而且效仿得很好。这就逼迫我们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前,要始终赶在竞争的车轮碾压之前,才能活下去!我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大家都说:“中国枸杞看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但作为枸杞发源地,宁夏竟然没有一个可以传承、展示枸杞文化的博物馆。很多人劝我找政府来建,我跑了不少腿,迟迟没有答复。
无奈之下,我决定自建“中国枸杞馆”,从2009年开始规划,用了3年时间,于2011年建设成了4000平方米的中国枸杞馆,开始对外开放,每年接待游客20万次,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