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统筹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整合推进医疗资源共享。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加强市、县二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完善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医疗卫生设施的布局实现均等化,建立起功能齐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公平、便捷、经济、有效的服务。城市构建“市—区—社区”三层服务框架,农村完善“乡镇—农村”两级医疗网的建设,同时完善全市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影像中心,开展远程会诊,采用名医定期乡村坐诊等服务形式,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惠及乡村。科学规划设置儿童、精神、妇产、肿瘤等专科医院,重点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照护、慢性病、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加强县办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二级医院。到2030年,形成全市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人,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市卫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负责)
43.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防治机制。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拓展签约服务内涵。加快城市医疗集团、县级医共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城市医疗集团基本建成,全面建设县域医疗共同体,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加入医联体,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市域和县域范围内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科学合理的就医新格局,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市发改委负责)
44.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动以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和整合医学为代表的新医学技术应用。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覆盖主要专业的市、县(市、区)两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通过整合区域化信息平台等方式,建设全市范围的全信息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实现全行业全方位精准、实时医疗质量监督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在住院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主要医疗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省内领先水平。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推进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基本实现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市卫计委负责)
45.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立治未病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养生康复和预防保健等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服务,中医治未病服务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药膳和食疗等技术支持。挖掘具有特色的中医健康大讲堂,普及推广武术、太极等具有养生保健效果的传统锻炼项目。重点支持国家、省级老年病重点中医专科建设,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70%以上。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示范建设项目,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康养协作机制。实施中医药文化科普项目,加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结合德阳中医药产业优势,积极开发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休闲度假等特色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市卫计委、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旅游局负责)
46.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保障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全市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推广适宜技术,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卫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