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这代作家是幸运的。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置身于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代,理应对社会剧变体验得更为直接和深刻。如今的“80后”们正走在成长为社会中坚的道路上,他们的勃勃生机和淋漓元气、胸中块垒和幽愤郁结、历史思索和人生感触,都需要通过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文体去抒发和传达。他们将自身的生命体验与中篇小说文体合而为一,一个更加丰富、多姿而又深邃的艺术世界,正期待着他们向读者呈现。
[1] 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写作手记·后记》,《小说评论》2009年第5期。
[2] 孟繁华:《新世纪十年:中篇小说发生了什么——论作为高端艺术成就的中篇小说》,《东岳论丛》2011年第2期。其实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就已经将中篇小说视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来的“高端艺术”了,见孟繁华:《三十年中篇小说论略》,《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①] 高玉:《光焰与迷失:“80后”小说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②] 转引自[英]以赛亚·伯林:《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潘蓉蓉、林茂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64页。
[③] [美]约瑟夫·布罗茨基:《空中灾难》,《小于一》,黄灿然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35页。
[④] 李洁非:《长篇小说热的艺术评析》,《小说评论》1994年第2期。
[⑤] 贾平凹:《一点话》,《新时期中篇小说名作丛书·贾平凹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